(一)宏观
1.中国古代朴素的分析哲学
其实数据分析自古有之,中国古代很多名人从事的其实就是数据分析的工作;他们的名称可能不是数据分析师,更多的是“丞相”、“军师”、“谋士”,如张良、管仲、萧何、孙斌、鬼谷子、诸葛亮。
他们通过 “历史统计”-“经验总结”-“预测未来” 为自己的组织创造了极大的价值,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分析哲学的重要内容。
2.精益创业的MVP理念
风靡硅谷的精益创业,它推崇MVP(最简化可行产品)的理念,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来不断优化产品、增长用户。
在运营工作中,我们要大胆尝试,将想法转化成产品和运营方法。然后分析其中的数据,衡量产品或者运营的效果。如果好的话保持并大力推广,如果不好的话总结问题及时改进。在“构建-“衡量”-“学习”的不断循环中逐渐优化,这个流程是非常适合运营工作的。
(二)中观
《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》书中介绍了更为具体的分析流程:1.明确分析目的和思路 →2.数据收集 →3.数据处理 →4.数据分析 →5.数据展现 →6.报告撰写。
这个流程只是从“数据”的角度阐述了前后的流程,并未结合业务实际;而且它将数据分析的落脚点定位于“报告撰写”是具有误导性的,因为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,而不是写一份报告。
但是这个流程仍具有参考价值,尤其是 “明确分析目的和思路” 对于新手入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
(三)微观
下面介绍的是一个非常详细的分析流程,借助于一定的分析工具,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对您的网站/APP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。
这是GrowingIO商务分析师檀润洋在《提高用户留存,产品、市场和运营都有哪些方法》中介绍的流程,我认为适用于大部分的运营数据分析。
它的前提是用数据分析工具做好数据采集和监控工作,把精力集中在业务分析上。
这个流程的核心是“MVP”的理念,“发现问题”-“设计实验”-“分析结果”,通过数据来不断优化产品和运营。